English

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已大大落后

1998-06-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樊春良文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五次评审中两次空缺,这一事实反映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没有突出进展,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国家自然科学奖仅仅是衡量基础科学产出的一个指标。如果我们放眼世界,更能进一步认清我国基础科学在国际上的落后状态。例如,据1996年SCI(《科学引文索引》)、ECI(《工程索引》)和STP(《科学技术会议索引》)所收录的论文统计,我国的收入量排在第11位,超过中国的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荷兰。虽然以主要反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SCI所收录我国科学家的论文摆脱了徘徊4年的第15位局面,上升到第14位,但国际论文数比上年减少1189篇。更具体的数量比较可以显示出我国研究力量的散落状态。我国千余所高校的论文总和只抵美国哈佛一校,内地高校无一足千篇,而台湾、香港两大学均已逾千篇。

如果说上述指标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自然科学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落后状态,那么学科发展的地位变化更能说明问题。据法国科研中心科技观察委员会对我国1983-1993年间8门重要学科(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生物动植物学、化学、物理、宇宙科学、资源科学和数学)的科技产出指数及增长百分比的分析,表明除了物理、化学、数学和资源科学外,其他学科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宇宙科学由世界水平之上下降到世界水平之下),一半学科的科技产出指数和增长百分比有下降趋势。也就是说,我国能在世界上有些地位的只是传统的学科,新兴学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临着信息和生物科学技术将占主导地位的未来世纪,这一状况更令人担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